噪声,是不少工厂工人摆脱不掉的困扰,“职业性噪声聋”已成为包含浙江在内的全国第二大职业病。日前,阿里巴巴机器智能技术实验室有消息表示其正研发在高工业噪声环境下的语音辨别及传输技术,其研究的语音交互技术已达成在85分贝工业噪声下,将一米处正常音量语音转换为文字。
厂房林立的浙江金华某工业园内,12台编织机正轰鸣着工作。“分贝仪”显示,该车间噪声在“95分贝”上下。但在该车间,工人并未佩带防护耳罩。
在金华一家小型印刷厂,车间噪声也接近90分贝。一位工人说,他天天工作10个小时左右,工厂接单多,他和同事需要时刻交流、协同调适印刷机。“带上防护耳罩就听不见同事说话。”
依据《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等有关标准,噪声大于等于85分贝便可认定为噪声作业环境,工人需有所防护。浙江疾控中心4月25日公布的职业病数据显示,近10年来,浙江新发5924例职业病中,职业性噪声聋占29.21%。浙江疾控中心环境与职业卫生所副所长张美辨表示,工人长期接触超85分贝噪声易患职业性噪声聋。
阿里巴巴的一名人工智能语音工程师介绍,不少中小型工厂车间的噪声都在90分贝以上,而工人极少佩带防护器具。他进一步表示,大部分中小制造企业没经验和能力考虑降噪,最现实的原因还是给工人戴防护耳罩会不便于交流。
该工程师介绍,他们研究的语音交互技术已达成在85分贝工业噪声下,将一米处正常音量语音转换为文字。据悉,语音转换都在云端完成,只须有互联网并配上类似智能音箱的语音终端,便可构建局域性的语音文字转换和传输系统。
“转换为文字的信息,可指定传输至手机等带显示屏设施。只须一部手机,一个语音终端,便可组建高噪声语音交互系统。”他表示自己和同事的语音测试仍在继续。“85分贝还是太安静,根据预期,要在95分贝噪音下辨别语音。”
以上是中公考研记者为大伙收拾的“阿里人工智能语音发力“噪声聋” 85分贝噪声下仍可辨别语音”的内容,同学们把握机会,为2019考研不懈努力。
推荐阅读》》》
一些高校专业相继被停招,你的专业被“红牌”了吗?
2018年有关高校计划增招1490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大学将支持杭州建设杭州高等研究院,市校合作,来自于何?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将迎来各自校庆,仅一天两校获得的捐赠总额就高达8.6亿元